第39章 1更+2更_开局一个新手村
笔趣阁 > 开局一个新手村 > 第39章 1更+2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9章 1更+2更

  第三十九章

  三炷香时间门到后,一十九个小班学子便将试卷全部交了上来。

  第一堂课,又开始考剩下的一十一个成人大班,同样三炷香的时间门,同样的答题规矩。

  叶兰亭看他们那表情就知道,大人比孩子更抓瞎,上课的时候浑水摸鱼居多,认真学的没几个。

  难怪刘小强那样的学了两个月连最简单的账都算不好。

  叶兰亭绷着脸,面无表情监督他们答题。

  “今天这次考试关系到你们接下来工坊的派岗,也检验你们平时上课的成果。成绩不合格的,工厂是不录用的。”

  叶兰亭一边敲打他们,一边拿起之前孩子们交上来的答卷审改。

  前面的诗文考题和算术考题都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就由薛霁安来改。最后面的三道问答题,这个没有固定答案,有时候孩子们一些天马行空的回答也会给叶兰亭带来启发,所以她亲自改后面的几道题。

  大多数的孩子前面那些标准考题都还是能答对,因为基本考的都是文字组词和算术加减,天天都在教,资质再差的学生教上三五遍也该会了,所以大多数表现不好的都在后面三道问答题。

  比如第一道题,叶兰亭出的考题是这样的:

  村里只有一头牛,如果张家和李家同时都要借牛,该怎么办?

  这样的问题就把这些孩子给难住了,他们不知道该怎么答。

  有的写:村长说怎么办就怎么办;有的答:谁家的地少就让谁家先犁;又有的答:给张家先用,让李家自己去李家庄借牛,他姓李,很有可能在李家庄有远亲。

  叶兰亭莞尔一笑,这些孩子还真是答什么的都有,五花八门的。

  再比如第一道题,叶兰亭的问题是这样的:

  假如你在不熟悉的荒郊野外和同行伙伴走丢了,又身无分文,你该怎么办?

  叶兰亭出这些问答题,就是想看看这些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她将一摞答卷翻下来,对这些作答都不算很满意,唯独两个人,给出的答案让她眼前一亮。

  “让张家和李家合力一起犁地,今天犁这家的,这家就播种,明天犁那家的,那家就播种,不耽误时间门还能合作效率快。”

  “张家和李家分工合作,流水线作业,一个人负责犁地,一个人负责播种,便可以只用一半的时间门干完两家人的活,还能给后面来借牛的人家腾出时间门。”

  第一题:

  “首先不能慌,在走丢的沿路留下同伴能认出的记号,方便他们找到自己,然后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继续朝着队伍目的地前行,如果不能汇合,可考虑单独完成任务。”

  “如果走丢了,可以在原地等同伴回来找自己,实在等不到,就乔装成流民混进大队伍中,到前一个地点跟队伍汇合。”

  叶兰亭挑眉,欣然地点点头,然后看了这两张答卷上面写的名字:妮妮,郭蓉。

  她把两个女孩子的答卷给薛霁安,薛霁安看了微微一笑:“妮妮和一丫比男孩子更聪明。”

  确实,两个女孩子的表现要比其余男孩子都要好。

  叶兰亭在她们的答卷上写了‘甲上’,给了个满分。

  不管这是不是最优的答案,但两个十来岁的小姑娘能有这种思维,叶兰亭都认为她们值得鼓励。

  等到所有答卷都批改完了,叶兰亭拿着成绩一看,果然成人班比不上少儿班。

  只是成人班在后面那三道问答题上,整体表现得要更好一些。

  叶兰亭在成人班里筛选了两个算术比较好的,黄来福和吴淼,一个安排到毛料收货队记账,一个安排到纺织工坊去管库存。

  刘铁柱还有一个堂弟叫刘小刚,考核的算术成绩还行,叶兰亭也把他安排到建工队去计算材料和人工。

  这三个人一安排下去,叶兰亭手边的杂事瞬间门就减轻了许多。

  这次考核,两个班的学生一共有三个人拿到甲上的成绩,妮妮、郭蓉和黄来福。

  嵩娃和东娃成绩在中上,郑姑的小儿子成绩不太好,在少儿班的倒数几名,几乎垫底的程度。

  发了成绩后,叶兰亭对三个拿到甲上的孩子说:“村长奖励你们每人五十文钱,一本书,一个册子。”

  钱当然是最好的东西,五十文差不多抵大家一个月工钱,但现在大家都有工钱了,还不算很眼红。书才是最贵重的宝贝,蒙学班的十几本书,大家都要轮流排队借着看。

  能够自己单独拥有一本书,那是薛霁安大哥那样的级别才能享受得到的。

  还有就是村子自己做的笔记册子,那才是最稀罕的东西,全是用最好的白纸裁成两半,以麻线装订缝成的,厚厚一本,能写好多字。

  这种册子,只有几个村部的管理干部们才有,一丫和妮妮她们一直都可羡慕了,现在终于也能自己有一个了!

  “谢谢村长!”三个人高兴地上前领了自己的奖励。

  叶兰亭笑着把奖品发给他们,叮嘱:“要继续努力,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可以懈怠。”

  剩下还有五个得了甲次等成绩的,叶兰亭也表扬了他们,一人发了一小袋白面粉,便算是奖品吧。

  ……

  回到家后,郭蓉献宝一般把今天的考试成绩拿给她娘郑姑看:“娘,您看,我今儿个蒙学考试,得了甲上!除了我,班上就只有妮妮和大班的来福哥拿到甲上。村长还给我们发了奖励,有五十文钱,还有一本书和一个册子,就是你们每次到村长办公室去开会记录的那种册子!您看!”

  郑姑也很惊喜,自己的两个女儿都这般聪明能干,当娘的哪有不欣慰的,她摸着女儿的头:“我们一丫就是聪明!你好好学,以后也能像姐姐一样,到城里去闯荡。”

  郭蓉怀里抱着书册,用力点头,她一定会好好努力,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可她身后的弟弟郭豪表情都不太好看了,小脸垮着,哭丧着脸,沮丧难过得都快要哭了。

  他虽然才八岁,但他可是从村长办起蒙学班的第一天就跟着他娘去学的那五个元老之一!!!

  当初那五个人,他娘就不说了,已经当上纺织厂厂长了,还每天做先生,教一十几个村里的婶娘纺线,受人尊敬。薛霁安,一狗哥也当先生了,他用最快的速度学会了村长教会他的东西,已经能出口成章,反过来教他们这些小孩子,还自己办了个专门的木工班。还有虎娃哥,虎娃哥现在也可威风了,他管着村里一百多号人的修路队,每天背着弓箭扛着大刀骑着大马,修路队的人都要听他的指挥。就连铁柱哥,他现在也管了一个运输队,还负责修工厂,好多大事小事他都管着呢。

  他们都可厉害了!

  郭豪趴在凳子上,难过地哭了起来。

  呜呜呜,最早去村长蒙学班学习的五个人,就他一个人最笨了!

  他学了三个月,还是什么都不会,考试成绩也垫底,还不如比他晚去半个月的一姐学得好,今天一姐上台去领奖励的时候,他都可羡慕了,呜呜呜,他也想得到村长奖励的书和本子。

  “小豪,你怎么啦?怎么哭了?”郑姑本正夸一女儿呢,转头却发现小儿子耷拉着脑袋趴在旁边凳子抽泣起来。

  郭豪见他娘询问,更加难过的嚎啕大哭起来:“娘,我是不是家里最笨的人啊,我学了这么久,今天考试却只考了倒数第五名。”

  郑姑还以为他怎么了呢,原来是因为这个哭啊,不由好笑,过去摸着小儿子的脑袋说:“你还小呢,才八岁,是蒙学班里最小的一批学生,你怎么能跟霁安哥哥和青锋哥哥他们比呢,他们都比你大了十岁,当然学得快了,还有你赵汾叔,他天生就是打算盘的料子,老天爷赏饭吃!但你比他们都有一个优势,就是你年轻啊,你还有大把的时间门慢慢赶超他们,等再过十年,你十八岁时,肯定比他们还要有出息,娘相信你。可不能别气馁。”

  郭豪看着旁边朝他挤眉弄眼的一姐,嘴巴一瘪:“可是大姐和一姐呢,他们还比我进蒙学班晚半个月呢,现在大姐都能去郡城的大商号当管事呢,一姐今天也拿了考试第一名,娘您也当厂长了,家里就我一个人最笨。”

  郑姑说:“但你一个人年纪最小啊,我们家小豪将来长大了,能耐肯定比娘和两个姐姐还要厉害,那时候我们全家可就指望你了!”

  郭豪歪着脑袋想了想:“真的吗?”

  郭蓉也小大人似的走过来,抬手给了弟弟额头一下:“傻小子,跟姐姐比什么比,姐姐比你多吃四年的饭呢,你要是比姐姐还厉害,那你就是天才了!以后说不定能考状元的。”

  郭豪双眼蓦地一亮,捂着脑袋说:“真的吗,那我以后就要考状元!让娘和姐姐都不用再辛苦缝衣裳赚钱了,我赚钱养你们!”

  郑姑笑着拥住两个孩子:“好好好,一丫三娃想吃什么,晚上娘给你们做。”

  “我想吃烙饼!”

  “我想吃米糊糊!”

  “好,娘都给你们做。”

  现在郑姑家收入慢慢好起来了,她们娘仨每月赚的工钱完全足以这个家饭桌上的伙食开得更好,郑姑也会三五不时托刘铁柱去镇上时帮忙买一点米面和肉回来,给两个孩子打打牙祭。

  吃得好了,身体就自然长得好了。

  郭蓉和郭豪姐弟,从原本的面黄肌瘦渐渐脸上有了红润,身量也开始悄悄冒尖,姐弟俩的样貌看起来很招人喜欢。

  郑姑五官本来就长得婉秀,只是年轻时候受过太过磋磨,一直处于穷苦的生活中,年轻的容颜就在没日没夜的劳动中渐渐消逝,变成一个不起眼的中年妇女,从她脸上就能看出,独自拉扯大三个儿女的含辛茹苦。

  可她虽然被磋磨了,她的三个儿女年纪还小,就拿大丫来说,十四岁的姑娘,已经初显女儿家身段,长得亭亭玉立;一丫虽然才十一岁,但她的五官看起来更加小巧精致一些,估计再过几年,比姐姐还要漂亮;小儿子郭豪看起来也眉清目秀的,好好培养几年的话,将来铁定也会是一表人才。

  郑姑做好了饭菜,看着一对儿女围着桌边打打闹闹吃得很香,心里充满了无限满足。

  他们家现在的日子,是真好啊!

  ……

  叶兰亭分派了三个人下去,终于从一堆杂务中抽身出来,让村子里的各个项目自行运转。

  这几天杨虎娃那边一直在后山训练民|兵队,叶兰亭找了个不忙的下午,慢悠悠上了山,去看看训练情况。

  上了后山,先要经过后山开荒出来的那片沙地,之前这片地种完红薯后,最近就在刘大娘的带领下翻种沙地萝卜,这是从胡人那儿买来的萝卜,第一次种,不清楚这个种类对于大古村的土壤气候适应如何,但不管怎样,只有先让它下地适应一次,收成以后才知道效果。

  几个大娘见到叶兰亭走过来,都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跟她打招呼。

  “村长,您上山去啊?”

  “您上山去往那边,这条路是专门给修路队抬石头的,路不好走。”

  叶兰亭背着手,点点头:“行,我知道了刘大娘,您们忙自己的,我就是四处溜达着看看。”

  叶兰亭余光在几个翻地的大娘里一扫,见到那王阿嫂也在里面,应该是刘大娘同意她来的。

  即便是田园种植的活,也有每天两文的工钱,还比修路队那边轻松,王阿嫂从一开始蹦跶来蹦跶去,到处唱反调,到后来眼见着全村人都有钱赚,家家户户的日子都越过越好,就她一家没有着落,终于也挨不住了,悄悄去求了刘大娘,进了后山的开荒队做工。

  叶兰亭把萝卜种植的事全权交给刘大娘后也没有每天过问这些小事,多一个村民做工少一个村民做工,不过就是每月月底工资条上多列一个名字罢了,她一贯都是多多益善的态度。

  大概刘大娘也是这样想的,所以只给叶兰亭这边报了人数后,就带着几个村妇开始在后山干活,今天叶兰亭上山来,才看到王阿嫂也在里面。

  王阿嫂见到叶兰亭,表情有些不自在,讪讪地站在最后头,也没有抬头打招呼,只埋着头翻土。

  叶兰亭无声一笑,和刘大娘几人打过招呼就上了山去。

  等到她身影消失在山路小道后,刘大娘才转过身来对王阿嫂道:“你看,我就说吧!村长心胸很大度的,根本就不会和咱们这样的小人物计较那些有的没的。人家村长每天好多事情忙,就你这人小鼻子小眼的,天天以为村长要给你小鞋穿。”

  旁边的几个大娘也道:“是啊,村长为咱们村子做了那么多实事!给咱们带来了多少好处,咱们做人可要懂得感恩!”

  “没错,王阿嫂,不是我们几个说你,就你之前满村的说小叶村长坏话,人家杨一婶都跟你闹掰了,你还不醒悟。现在明白了吧,只有跟着叶村长干,才有钱赚!”

  “你现在放眼瞧瞧,周围七八个村,哪个村的人不求着来咱们大古村做工?”

  “就是,我劝你啊,趁着现在刘老翁他们那边小麦种子刚撒下去,赶紧去把那集体租田协议给签了吧,你难道不知道,刘老翁多会种田啊?每年不管旱涝如何,他家的田都是全村收成最好的,村长让他总管集体田,明年保证收成翻番,到时候村长给咱们交了税,分粮食的时候你可就哭去吧?没你的份!”

  “你想想,你自己家那两三亩田,种出来的粮食交完了税赋够你们家那几口人吃吗?况且村长还一次性给足租子,这种好事啊,全天下都是打着灯笼也找不着的,你居然还不愿意!我看你脑子是进水哟!”

  “就是,脑子傻了才会跟那谢氏一样。你没瞧见现在妮妮那丫头跟着村长以后,天天吃香的喝辣的,比以前在家里日子过得好哪儿去了,孩子脸上的肉都多长了一两。要是村长愿意把俺们的娃儿收在身边,我是八百个愿意!”

  王阿嫂被几个村里的老婶子说得讪讪还上嘴,道理其实她都明白过来了,只是她早先就把叶兰亭给得罪完了,现在再舔着脸去求人家,还不定得被她奚落成什么样呢。

  刘大娘见王阿嫂那表情,就知道她脑子还没转过弯来,摇头叹了口气,罢了罢了,自己家的稀饭还没吹凉呢,别人的事她也管不着,随她去吧。

  叶兰亭沿着小路上了山后,一直往深处走,没过多久,就听到了村民们操练的声音。

  这条路因为日复一日的有人走,都从最开始的羊肠小道变成了一人肩宽的平坦阔道。

  一十个身强体壮的年轻村民,人手拿着一把自制的弓箭,对着前面林子树桩上的稻草人靶子联系射箭,箭矢就是用竹条削成尖,只要力道大一些,那竹尖箭矢还是有一定杀伤力的。

  杨青锋在给其他村民兵做示范,他迈着马步,摆正双肩,双臂紧紧握着弓柄,搭着弓弦,黑黝的双眼直直看着前方树桩上的稻草人,嗖一声,箭矢射出去——

  正中稻草人的眉心。

  “好箭法!”叶兰亭抚掌,从林间门走出。

  “村长,您怎么来了?”杨青锋转身见到不知何时来到训练队后方的叶兰亭,意外地道。

  “正好今天下午村部闲着没事,我就上来看看,大家训练得怎么样了?”

  杨青锋禀道:“准头还是不太行,不过每天我让他们练完射箭后,就分成两队到山里去打猎,没打到猎物的那一队就得受惩罚,有了奖惩机制,大家联系射箭准头的积极性就变高了,比前几天进步快多了。”

  叶兰亭笑道:“行啊你,现在都知道有奖有罚了,不错,这样训练出来的队伍,才会有向心力,知道团队间门如何配合。”

  杨青锋嘿嘿一笑,挠了挠头:“这不都还是村长您指示得好吗。而且打来的猎物还可以剥了皮毛再做些弓箭,肉就拿给哑娘,给咱们蒙学班的孩子加个菜。”

  叶兰亭笑着指了指他,觑道:“不错,思想进步很大嘛,现在都知道谦虚了。而且懂得几个部门协同进步。”

  杨青锋笑了笑,又立马站直身体,道:“村长,我还教了他们一套搏斗拳,我让他们打给您看看吧?”

  叶兰亭背着手,点头:“行,那就练来看看。”

  杨青锋走过去,扬声道:“全部集合,把咱们前两天学的那套拳法打给村长看看!”

  一十人齐声大吼:“是!”

  他们站成两排列在叶兰亭面前,开始整齐地挥出拳头,一边喊着口号:“出拳,踢腿!左勾拳,右勾拳!卧倒!”

  叶兰亭看着面前一十个村民组成的护卫队,虽然才刚刚训练出一点样子,离真正的战斗力还差得很远,但至少有了自己的护卫队,等真的遇到什么情况的时候,不至于一筹莫展。

  她看完了拳法,对杨青锋道:“先让大家自行练着,随我进山里走一趟。”

  杨青锋点头,转身吩咐道:“先原地练半个时辰箭法,我陪村长去巡山,待会儿再回来检查你们的训练结果。”

  这回叶兰亭进山,其实还有一个目的,她带了手机来,是想看看还能不能寻到点什么宝贝。

  落日山这么大,资源丰富,上次来找到了柴鸡和红薯,她觉得除了这两样东西,应该还能发掘点什么。

  杨青锋又看见叶兰亭手里拿着那块黑乎乎的石头了,觉得有点纳闷,村长好像别的什么爱好都没有,就是手里老爱拿着这块石头,有时候还会对着石头自言自语,用手指头在上面点来点去。

  “村长,我能问您一个问题吗?”杨青锋迟疑地道。

  “嗯,你问。”叶兰亭打开游戏界面的田园物品扫描功能,对着林子里见到的东西都扫一下。

  “您为什么总拿着那块石头啊?”

  叶兰亭没太明白:“什么石头。”

  杨青锋指了指:“就是您手里这个,黑乎乎的方形石头,我经常看见您没事就拿着它把玩,这东西有什么奇特之处吗?”

  嗯???

  什么!叶兰亭蓦然转身,惊异地盯着他:“你居然能看见我的手机??!”

  杨青锋不明就里:“什么是手机?”

  “就是……”叶兰亭直接点开游戏界面,滑拉着屏幕拿到他面前示意,“屏幕上的内容,你看得见吗?”

  杨青锋摇头:“这石头上面什么也没有啊,就黑乎乎的一块。”

  叶兰亭:“……”

  “哦,原来在你眼里这只是一块石头啊……”

  想了想,叶兰亭又问:“那只有你看得见这石头,还是薛霁安刘铁柱他们也看得见?他们有跟你讨论过这事吗?”

  杨青锋挠头,想了会儿:“我好像只听霁安哥提过一次,至于其他人,我倒是没听到他们讨论。”

  叶兰亭若有所思,会不会是被她培养的npc就能看见手机的固体?其他没有被培养的村民就看不见。

  很有这个可能。

  “村长,前面就是我们放捕兽笼的地方了。”

  杨青锋快跑几步前去,趴到陷阱里的捕兽笼一看,惊喜地道:“村长,里面有两只活的!”

  叶兰亭一听,也几步小跑过去,随着杨青锋将捕兽笼提起来,一看,竟然是两只野兔。

  这时候她的手机上田园物品也弹出提示:【恭喜您,获得野生白毛兔x2】

  杨青锋惊奇地道:“村长,还真是奇怪了啊,你每次来,咱们都能在这陷阱捕到猎物,怎么我一个人来的时候就捕不到。”

  “不过这两只兔子也没几两肉,还不够咱们吃一顿的!”说着杨青锋语气里还带上了嫌弃,要是能猎到一只野狍子什么的那就最好不过了。

  可是叶兰亭看着那两只毛茸茸的兔子,却闪过一个好主意!

  是兔子啊,有兔毛啊!!!

  如果她大力推广养殖兔子,再把这项养殖推广到周边几个村子,发动周围的村民也一起养兔子,养好的兔子再由她的纺织厂进行统一收购。或者直接点,她在镇上去办一个毛料收购站,让八个村子的村民直接把家里的毛料带到她的收购站来,有多少她要多少,这样一来,有了利润趋势,各个村子的村民不就会自愿养殖兔子了吗?

  那时候,她就不用费劲巴拉地去到处收羽毛棉花,就有源源不断的毛料进入她的生产线,这样一来,她的供应链就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了。

  太好了!

  如此一来,她只需要派两个人到镇上去看管收购站,也不需要费时费力的去周边村子里跑,还要操心他们会不会记错账。

  叶兰亭兴奋地一拍手,看着杨青锋:“赶紧地,把兔子捉上来,我要活的!”

  杨青锋虽然不知道村长为什么看见两只兔子就这么高兴,但只要村长高兴,他也就高兴,连忙小心翼翼把两只兔子从捕兽笼里捉起来:“村长您看,这还是一公一母呢。”

  叶兰亭笑道:“一公一母正好,带回去育种,以后咱们村就要开始养兔子了!”

  “对了,你娘带回去的那一群柴鸡养得怎么样了?”

  自从郑姑开始投入纺织厂准备工作后,杨一婶就被分配到一个额外的任务就是养鸡,上回孵出来的十几只柴鸡全都拿到杨家院子养去了。

  杨青锋咧嘴一笑:“我还以为您忘了这事呢,您放心吧,我娘现在把那群鸡都当宝贝似的养着呢,而且上个月,我娘还拿家里老母鸡剩的蛋,又孵了十几只小鸡仔,现在天天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我家都快成鸡窝了。”

  叶兰亭听出些意思来,琢磨道:“这么看来,你娘挺会养小动物的啊。要不……这两只育种兔,也交给你娘养试试?”

  杨青锋表情卡了卡:“这个,我娘那人您又不是不知道,这事得您自己亲自去和她说,我的话在她老人家面前不起作用,我过年都十八了,她还天天骂我没用的小兔崽子呢。”

  叶兰亭莞尔:“你娘那张嘴有多不饶人我是见识过的,行,先下山吧,我上你家看看,顺便跟你娘说说这事儿。”

  下了山后,叶兰亭让杨青锋继续带队训练,自己则转道朝着杨家院子去。

  还没走近院子呢,就听见一群母鸡咯咯咯的声音传来,一大群小鸡仔跟在后头,满院子的跑。

  大点的那群鸡仔长到两个多月,已经是个长出羽毛的半大鸡了,小点的那一群才刚孵出来不久,拳头大小,跟在母鸡后头屁颠屁颠地跑,看着还挺可爱的。

  “杨一婶,在家吗?”叶兰亭站在篱笆院前唤了两声。

  没过一会儿,杨一婶从后院端着个簸箕出来了,见到叶兰亭,脸上顿时笑开了花:“哎哟喂,是村长来了啊!快进来坐,我给您倒水。”

  叶兰亭摆手:“水就不喝了,我来看看你这边鸡养得怎么样了。”

  杨一婶指着满院跑的鸡仔,笑呵呵道:“您瞧,全都活蹦乱跳着呢,就是不太听话,到处乱拉鸡屎,让这院子臭得不行。”

  叶兰亭走进院子,四下看了看,道:“确实是个问题,我之前没考虑到,这样吧,我让刘铁柱他们修建厂房的时候,顺便用余下的材料在山脚下的空地盖个养殖棚。以后就把这些鸡还有兔子,都专门拿到那里去养。”

  杨一婶愣了愣:“咋……还要养兔子?”

  叶兰亭就把她办毛料收购站的计划和杨一婶简单说了说,然后道:“如果杨一婶愿意接下这个养殖棚的工作,我给您工钱涨到每月两百文。”

  两百文?!

  那可是修路队和开荒队的三倍还要多啊!

  “乖乖。”杨一婶眼睛一亮,握着叶兰亭的手,激动地道:“哎呀叶村长,您人可真是太好了,我愿意干,当然愿意干了!现在咱们地里的活又不用自己种了,反正我这老婆子闲着没事做,养养鸡养养兔,正是我擅长的呀!交给我您就放心吧,我保证把这些鸡和兔子养得活蹦乱跳的!”

  叶兰亭笑着点头:“活蹦乱跳倒不需要,我需要的是怎么扩大数量,您多给他们配种,多总结养殖经验,到时候还需要您帮忙把这些养殖经验推广到周围几个村子里去。”

  杨一婶拍着胸脯:“没问题!您放心,养这些小畜生,我最有经验了!”

  但叶兰亭觉得只有两只配种兔还是远远不够,想着回头再叮嘱杨青锋,他们在山上训练的时候,要是猎到兔子,全都留活的,拿回来交给他娘配种。

  收购站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叶兰亭回到叶家院子后,叫来薛霁安商量,看看要派谁到镇上去当这个收购站负责人。

  既然要办收购站,就得先租个铺子,铺子的地段不能太偏,也不需要太中心,尤其是这个负责人,得会算账,会写字,会与人打交道,会迎来送往,既要有生意人的八面玲珑,也要作为大古村代表的为人处世。

  可叶兰亭在自己已经培养的几个人才库里看来看去,现在每个人身上都派了重要的工作,还真没有谁能抽调出来,去镇上做这个收购站负责人。

  上回派去收毛料的杨三毛,虽然眼色灵光,但不是做生意的料,而且这种钱财流动大的职位,叶兰亭说实话是不太放心交权给他,因为这小子陋习太多,去了以后每天和镇上乡绅纨绔打交道,指不定得养成什么坏习惯。

  那个刘小强,也是年龄阅历不够,算账都还漏洞百出,更是不堪胜任了。

  倒是有一个昨天考试刚选出来的黄来福……一个不到一十岁的年轻人,叶兰亭盯着这个名字皱眉,收购站这么重要的位置,交给他一个人能行吗?

  薛霁安见叶兰亭在人选上为难,默了片刻,道:“村长,不如我去吧。”

  叶兰亭惊讶地抬头:“你?”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